. 企业避险洞见 - 【监管案例】某大宗商品龙头企业因会计核算不规范被监管警示

【监管案例】某大宗商品龙头企业因会计核算不规范被监管警示

2024-04-22 15:16 by
一、引言


在资本市场中,规范的会计核算和内部控制是上市公司维护投资者利益、保障市场公平公正的重要基石。然而,近期一则关于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建发”)的监管警示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本文将简要分析厦门建发的案例,探讨会计核算不规范和内部控制缺失所带来的风险,以及如何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二、厦门建发的监管公告


1111.png


根据厦门建发于2024年4月13日发布的公告,公司收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厦门监管局(以下简称“厦门证监局”)的警示函,公司相关人员收到了监管谈话措施决定。警示函指出,厦门建发在会计核算和内部控制方面存在违规问题:


1、会计核算不规范。公司财务核算存在薄弱环节,财务复核程序不到位,房地产业务中个别长期股权投资、存货的减值测试不够审慎,供应链业务中个别品种如氢氧化钴、电缆等贸易业务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依据不充分。

2、内部控制不健全。公司对个别子公司管理不到位,部分合同用印审批不规范,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这些问题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相关法规,厦门证监局因此对公司及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和时任财务副总经理共4名责任人采取了相应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将相关情况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三、案例点评


1、会计核算中的总额法VS净额法


在厦门建发的案例中,特别提到了供应链业务中采用的总额法确认收入依据不充分。这涉及到新收入准则下,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应当如何正确区分总额法与净额法的问题。


总额法与净额法的选择,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在交易中拥有对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如果企业是主要责任人,拥有定价权,并承担主要风险和收益,那么应当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相反,如果企业仅仅是代理人,代表其他方促成交易,那么应当采用净额法。具体依据以下几个关键因素进行判断:


(1)主要责任人与代理人:企业需要评估自己在交易中的角色是主要责任人还是代理人。如果企业是主要责任人,即对商品或服务的转让承担主要责任,并且能够自主决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那么企业应当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如果企业是代理人,即仅仅代表其他方促成交易,并不实际拥有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那么企业应当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

(2)控制权的转移:企业应当评估在商品或服务的转让过程中,控制权是否真正转移给了客户。控制权的转移意味着客户能够主导商品或服务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
(3)风险与收益:企业需要考虑是否承担了商品或服务的主要风险,如存货风险、价格波动风险等。如果企业承担了这些风险,并且有权获得与之相关的主要收益,那么企业更可能被认定为主要责任人,应当采用总额法。
(4)定价权:企业是否拥有对商品或服务的定价权也是一个重要的判断因素。如果企业能够自主决定销售价格,并且对价格变动有较大的控制能力,这通常表明企业是主要责任人。
(5)合同条款:企业应当仔细分析合同条款,判断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分配。如果合同条款明确企业对商品或服务的转让负有主要责任,并且客户对企业有支付义务,那么企业应当采用总额法。
(6)经济实质:企业应当考虑交易的经济实质,而不仅仅是法律形式。即使合同名义上企业是代理人,但如果实质上企业承担了主要责任并享有主要收益,那么企业仍应当采用总额法。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有时可能需要专业判断和审计意见。如果企业对自己的角色判断存在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财务或审计顾问,以确保收入确认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 改进建议

厦门建发的监管通报案例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警示。首先,企业必须加强会计核算的规范性,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其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对子公司进行有效管理,规范合同审批流程。最后,企业应当不断提升财务信息披露质量,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大宗商品企业的会计核算除了总额法VS净额法这个问题外,还应该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点价贸易的收入确认与嵌入式衍生品拆分的问题;
(2)套期保值业务的套期关系评估与套期会计应用问题;
(3)大宗商品的现货公允价值评估问题;
(4)与套期保值业务相关的内部控制与业务流程;
(5)期权的会计核算问题;
(6)基差贸易(包括“洗基差”等业务)的会计核算问题;
(7)含权贸易的会计核算。

这些问题的正确处理方式以及更多相关问题的研究内容可参考我们的相关文章或参加我们举办的公开课(点击查看新一期公开课课程),我们将在课程中系统介绍大宗商品企业的会计核算风险与套期保值体系建设。


2222.png


四、结语


厦门建发的监管警示再一次给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上市公司应当时刻警醒,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同时,投资者也应关注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和治理结构,理性投资,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