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避险洞见 - 【案例研究】期权在套期会计中的核算(上)

【案例研究】期权在套期会计中的核算(上)

2022-11-15 16:22 by admin

期权是人类最古老的分析管理工具之一,目前全球已有超过60家交易所上市期权产品,遍及所有成熟市场和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内的三家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也都上市了相关的期权产品。实体企业除了参与场内的期权交易,还经常与期货公司风险子公司进行含权的商品贸易,以及与金融机构开展外汇期权等场外交易。随着近几年大宗商品、股票、外汇市场的价格波动加大,期权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在实践中,由于大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缺乏对衍生工具的理解,无法从交易、结算和风控等视角去理解问题的实质,而以原则为导向的套期会计其特点就是非常抽象,学习的时候每个中文好像都认识,合起来就不知道什么意思,导致在实务应用中会计人员非常的困惑。为此,本文根据一个实践案例进行一定的改编,从业务和财务的角度对期权的套期保值分析,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期权的会计核算。

     

首先,业务是财务之“源”,离开业务,财务毫无意义,只是闭门造车。在分析如何会计核算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案例的相关背景,以及在业务层面进行分析:


一、案例背景:LPG现货+看跌期权套期保值策略

      

     2021年12月1日,ABC公司拟对10000吨液化石油气(被套期项目)存货进行套期保值,假设LPG在12月1日的现货价格为5000元/吨,公司拟采用LPG6月到期的看跌期权来防止未来价格下跌风险,相关交易结构如下:


image.png

这里注意几点:

1、由于企业担心的是LGP未来的价格下跌,所以根据套期保值的原理,企业利用看跌期权来保护价格下跌的风险,但由于执行价格是4500元/吨,所以保护的是价格低于执行价格时候的损失。

2、在12月31日,由于目前市场价格高于执行价格,这个期权是一个虚值期权,也就是期权的内在价值(假设马上行权的价值)为0。

3、期权的价格=内在价值+时间价值,所以,期权费100万元全部为时间价值,随着到期日的临近,期权时间价值会递减,到期时为零。相关损益结构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二、套期关系文件核心要素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对套期关系文件做一个相关的假设,公司采用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在2022年6月到期的LPG看跌期权,执行价格为4500元/吨,关键要素如下:

image.png

注意,套期关系的文件这里只是列举一部分,实务中除了会计准则规定的相关套期关系文件,还需要遵循公司的内外部管理规定,本文暂不展开讨论了,这里直接假设该交易结构满足会计上的套期关系,可以应用套期会计,并属于公允价值套期保值。


三、现货与期权价值未来业务场景模拟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交易方案套期保值的效果,我们模拟在未来的年报日(12月31日)以及结算日几个关键时点的业务场景,并评价套期保值的效果:


1、被套期项目:未来现货价格与公允价值的业务场景模拟


image.png


2、套期工具:期权的价值业务场景模拟


     期权的价值与执行价格、现货价格、波动率、到期时间、无风险利率等因素相关,比较复杂,我们根据现货的价格,对未来的期权价值也做一定的假设:


image.png


3、套期保值效果的评价:期权与现货综合考虑


      如果我们把现货公允价值变动与期权的内在价值变化综合起来评价,就可以从业务的角度来评价该套期保值方案的效果:

image.png


在进行套期保值效果评价的时候,关键是考虑期权和现货价值对冲后的损益效果,所以我们通过上表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来,如果看跌期权的执行价格为4500元/吨,假设在2021年12月31日报表日现货价格跌到4000元/吨如果公司没有套期保值,现货公允价值损失10,000,000元,如果采用该方案套期保值策略,对冲了5,000,000元,还是损失了5,000,000元,原因是期权的执行价格为4500元/吨,只保护现货价格低于执行价格以后的损失。只有从业务的角度理解了这些,会计核算才考虑如何从会计的逻辑去匹配业务的逻辑,而不是相反。


从业务的视角,到这里应该基本就可以明白了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与效果,但是,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我们还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利用期权进行套期保值,期权的时间价值和内在价值如何核算?

2、期权费/时间价值本质属于无效的套期保值部分还是类似保险的保险费?应该资本化,还是作为当期的费用核算?还是分摊到以后各期费用?

3、套期会计准则对期权的时间价值核算有原则性的规定,实践中应该如何处理?

4、在每一个报表日应该如何做会计分录,套期保值的效果才能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并且与业务逻辑保持一致?

5、与期权时间价值类似的问题,公司如果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期货与现货的基差应该如何在会计核算?外汇套期保值中的远期要素应该如何会计处理?含权贸易中的权利条款是否参考期权的方式处理?

6、如果期权不满足套期会计的要求,又应该如何核算?

7、如果该案例不属于会计上的公允价值套期保值,而是现金流量套期保值,有何差异?

8、期权的税收问题是否会降低套期保值的效果?


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比较长的篇幅来论述,本文只是抛砖引玉,后续我们将通过系列的文章继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