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避险洞见 - 【案例研究】期权在套期会计中的核算(中)

【案例研究】期权在套期会计中的核算(中)

2022-11-16 09:37 by admin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从业务的视角探讨了企业利用看跌期权对LGP的现货进行套期保值的全过程分析。本文我们将从会计核算的视角探讨应该如何在每一个财务报表日进行会计核算以及对财务报表项目的影响,并分析会计上的套期保值效果与业务上的套期保值逻辑是否一致。


一、会计准则对时间价值核算的规定与解读


期权的价值包括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根据《套期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企业在确立套期关系时,应当将符合条件的金融工具整体指定为套期工具,因为企业对套期工具进行计量时,通常以该金融工具的整体为对象,采用单一的公允价值基础对其计量。但是对于期权,准则又规定企业可以将期权的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分开,只将期权的内在价值变动指定为套期工具。


准则解读:简单来说,就是会计准则给企业在核算提供一个选择的权利,企业可以选择将期权的价值作为一个整体指定为套期工具,也可以选择将期权的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分开,只将内在价值的变动指定为套期工具,也就是套期工具中不包括时间价值,将其排除在外。本文我们先探讨将时间价值排除在外的会计处理方式,两种方法的差异与优缺点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对比分析,欢迎关注我们公众号发布的系列文章。


二、将时间价值排除在套期关系之外的会计核算


1、套期关系的评估


在本案例中,由于我们仅将期权的内在价值指定为套期关系(即时间价值排除在套期关系之外),因此:

(1)套期工具相对于被套期项目的内在时间价值变化将在套期损益项目中确认;

(2)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的下降低于4500元/吨时,才是有效的套期保值,套期工具的内在价值变化和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化通过套期损益项目对冲;

(3)期权的时间价值由于排除在套期关系之外,所以应将在套期保值期间的时间价值摊销到利润表(影响当期损益)。


此外,在评估套期关系有效性是否满足时,还需要满足会计准则中的三个规定(本案例假定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① 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之间存在经济关系;

② 信用风险不占主导地位;

③ 套期关系的套期比率,应当等于企业实际套期的被套期项目数量与对其进行套期的套期工具实际数量之比。


进一步解读:在本案例中,被套期项目价格下跌的风险与看跌期权的收益盈亏相反,存在经济关系;同时交易的是交易所的期权,交易所作为中央履约方,违约的风险非常小,所以信用风险不占主导地位;同时套期比率假设是1:1,满足相关要求。在实务中需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证明套期关系的满足。综合这三方面判断,本案例符合会计准则的套期关系评价。


2、时间价值的会计核算逻辑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将期权合同的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分开,只将期权的内在价值指定为套期工具时,应当区分被套期项目的性质是与交易相关(Transaction-related)还是与时间段相关(Period-ralated),并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具体逻辑如下图:


image.png


本案例假定期权的主要条款与被套期项目保持一致(所以无需调整时间价值,如果不一致需要调整),同时本案例因为是对企业的存货的公允价值进行套期保值,所以从业务实质来看,被套期项目与时间段相关,对其进行套期的期权时间价值具备为保护企业在特定时间内规避风险所需支付的成本特征。因此,期权的时间价值应在套期保值的期间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摊销进入损益(通常采用直线法)。


进一步解读


准则要求如果将时间价值排除在套期工具之外,需要采用系统、合同的方法摊销进入损益,问题是到底应该计入利润表中的那个项目?这个要根据被套期项目的性质来判断。在本案例中,由于被套期项目是存货,所以期权费(时间价值)类似购买存货的保险,

 

从业务的视角,应该如何理解时间价值,我们不妨先换个视角,先对比一下企业实务中的保险费用会计处理,保险与期权有很多类似之处,都可以用于风险管理,保险费和期权费英文单词同源,都是premium。 假设我们给企业运输过程中的货物购买运输保险,这部分的运保费通常属于存货达到可使用或销售状态之前的发生的费用,运保费是可以资本化的,即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成本;如果企业中和经营相关的其他保险费,一般直接费用化处理,计入当期利润表中管理费用,影响当期损益。

 

因此,本案例中的时间价值,以合理的方法(直线法)分摊到相关会计期间的管理费用是较为合理的。


3、时间价值的摊销


根据前面的案例,首先,我们可以将案例的时间价值进一步通过表格来进行分摊(采用直线法分摊)


image.png


注:时间价值分摊计算

12月分摊金额=100万×31天/121天=24.62万元

1-3月份分摊金额=100-24.62万元=75.38万元


我们也通过以下表格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摊销的时间价值与实际的时间价值之间的关系。


image.png


4、具体的会计分录与报表项目分析


(1)2021年12月1日

① 指定套期关系:

借:被套期项目-LGP     5000万

      贷:存货-LPG               5000万

② 购买期权:

借:衍生工具-看跌期权      100万

      贷:货币资金                       100万

(2)2021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

① 现货公允价值变动

借:套期损益           1000万

贷:被套期项目-LGP    1000万

② 期权公允价值变动

借:被套期项目-看跌期权     500万

      管理费用                     24.62万元

贷:套期损益                                   500万

      衍生工具-看跌期权                      20万

    其他综合收益-套期成本              4.62万元


image.png


(3)2022年3月31日会计核算

① 现货公允价值变化:

借:套期损益           1000万

贷:被套期项目-LGP    1000万

② 期权公允价值变化:

借:被套期项目-看跌期权     1000万

       管理费用           75.38万元

其他综合收益-套期成本            4.62万元

贷:套期损益                        1000万

      衍生工具-看跌期权             80万

③ 期权现金交割结算

借:货币资金           1500万

贷:套期工具-看跌期权               1500万


image.png


5、套期保值效果的财务评价


最后,我们从财务的角度对选择将时间价值排除在套期关系之外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套期保值的效果评价,下表将直观地展示采用套期会计后,将上述的报表在两个期间合并后的累计影响:


image.png

由上表可以清晰地看出,套期保值业务后,公司对利润表的影响合计600万元,主要是时间价值的影响(100万元,类似保险费)和无效的套期保值部分(因为看跌期权只保护低于行权价格以下的部分),低于4500元/吨的价格后,财务报表通过套期损益完全对冲,达到了套期保值的目标,与上篇文章的套期保值目标与业务逻辑完全保持一致。


三、结束语


本文我们探讨了期权的套期会计应用,将时间价值排除在套期工具之外的会计处理,在每个报表日的会计分录与报表影响,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果我们将时间价值与内在价值整体指定为套期工具时的会计核算,以及两种方法的差异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