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避险洞见 - 衍生品的使用对制造业企业利润波动的影响研究

衍生品的使用对制造业企业利润波动的影响研究

2023-08-14 08:25 by admin

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也是未来持续发展的源泉。随着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成熟,制造业企业使用衍生品已成趋势。从企业实际经营的角度来看,作为重要的风险管理手段,合理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可以规避风险、平稳业绩; 相反地,风险管理不当、过度使用衍生品、甚至使用衍生品进行投机则可能会加剧利润波动。


学界对于使用衍生品对企业利润波动性影响的相关研究结果尚无定论,可以分为无关和有关两大类。Stulz(1996)研究认为,企业使用衍生品能够显著降低短期合约带来的风险,对长期合约风险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对现金流甚至公司整体业绩波动产生的影响并不显著。Hentschela和Kothari(2001)对金融类与非金融类共425家美国公司进行调查,也发现衍生品使用对利润波动性没有显著的影响。然而,张欣和孙刚(2015)采用PSM模型研究外汇衍生品对公司利润波动性的影响,发现外汇衍生品使用与利润波动呈负相关,但是统计学上并不显著。郭飞等(2017)以国企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衍生工具使用能够显著降低利润波动性,且应计项目而非现金流有着显著的中介效应。


就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来说,结合实际国情,不少研究认为,当前实体企业盈利能力弱、金融与房地产市场交替繁荣的大环境是驱动实体经济金融化的本质因素。企业扩大金融活动究竟影响如何尚无定论。一方面,企业使用闲置资金进行衍生品交易,不仅能够与主业构成对冲组合平滑业绩波动,持有灵活的金融资产也能够帮助改善企业的资金结构,有利于减轻企业对外源融资的依赖。另一方面,企业将资金投入衍生品交易时,在融资约束给定的前提下,势必会挤占企业主营业务的投资,并且在金融与房地产行业交替繁荣的当下,企业可能会存在获得短期收益的倾向,进一步抑制实体投资,这将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以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衍生品的使用对制造业企业利润波动的影响论文论证和结论部分摘要如下:


1.衍生品使用与否对制造业企业利润波动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使用衍生品对营业利润波动和净利润率波动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营业利润率波动与使用衍生品与否的回归系数为-0.0154<0,即使用衍生品的制造业企业比不使用衍生品的企业在营业利润波动变量上的差异为-0. 0154,且在10%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同样地,净利润波动与使用衍生品与否的回归系数为-0.0162<0,即使用衍生品同样能够帮助制造业企业显著地抑制净利润的波动。


2.衍生品使用规模对制造业企业利润的影响


关于衍生品使用规模,同样考察对营业利润波动和净利润波动的影响。本研究发现,使用衍生品的规模对营业利润波动和净利润的回归模型中,营业利润波动与使用衍生品与否的回归系数为-10.28<0,净利润波动与使用衍生品与否的回归系数为-11.22<0,且均在10%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因此,可以认为衍生品使用规模对制造业企业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波动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即衍生品使用规模越大,越能抑制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波动。


3.结论与建议


随着国外衍生品市场的逐步成熟,无论是出于经营、融资等需求,还是参与金融市场获得短期收益增厚利润的动机,制造业企业使用衍生品的趋势日益明显,从而作用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也对利润表现产生了显著影响。本文基于现有理论与相关研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衍生品使用对制造业企业利润的影响。并将概念细化到衍生品使用与否和衍生品使用规模对利润波动的影响,以制造业企业2010—2022年季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得到准确的实证回归结果。分析后结论如下:


第一,衍生品使用与否与制造业企业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波动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使用衍生品的制造业企业比不使用衍生品的制造业企业能够显著抑制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波动。


第二,衍生品使用规模与制造业企业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波动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衍生品使用规模越大,对制造业企业营业利润和净利润波动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因此,企业应立足公司主营业务,合理进行衍生品等金融资产配置。一方面,企业不应谈“衍生品”而色变;另一方面,企业应树立正确的避险理念,合理运用金融衍生品交易以实现规避风险的目的。衍生品品种的选择、头寸的确立都需要与主营业务相契合。此外,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规避内部风险。同时,在自身成本预算允许的前提下,可适当构建专业团队、引进专业人才,或与外部专业机构进行沟通与合作,利用专业知识参与衍生品交易活动中,正确地选择衍生品品种、确定投资方向等。避免因内部风险带来的衍生品使用不当或投机行为,从而对公司主营业务与财务业绩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