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31日,美联储在7月议息会议后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5.5%之间不变。同时表示,如果抗击通货膨胀继续取得想要的进展,可能会在今年9月会议上宣布降息。
联储主席鲍威尔随后表示,最近的通胀数据增强了美联储对抗通胀的信心,降息的时机正在临近。“如果得到我们所期望的数据,在9月会议上讨论降低政策利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市场普遍认为9月降息应该是大概率事件,美元降息周期即将启动。
过去8年间,福耀玻璃对汇率风险的管控基本是处于放任不管的“超然”状态,一直持有着较大规模的外币资产敞口(主要是美元),几乎等同于在巨大汇率风险中“裸奔”。
自2015年“8.11”汇改启动人民币浮动汇率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大致经历了“三次贬值、两次升值”五个阶段,汇率波动幅度逐渐变大。福耀玻璃的美元资产每年随着汇率周期波动而产生较大金额的“汇兑损益”;受益于过去8年中美元升值周期长于贬值周期,福耀玻璃总体录得了正向的汇兑收益。
然而,眼下美元降息周期即将开启,市场预计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贬值趋势可能随之而来。加之今年美国大选的结果可能影响美联储独立性(若特朗普当选),全球经贸关系(贸易战等)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多重影响将导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都将大大增强,对汇率趋势预测的难度将大幅增加。
福耀玻璃过去的应对汇率波动的经验是否适用于当前形势不得而知,从企业避险、稳定经营的角度,我们强烈建议福耀玻璃应该重视汇率风险管理,重新拾起外汇金融衍生品工具、增加套期保值对外汇风险对冲规模,妥善应对汇率波动风险。
(一)外币资产敞口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Choice终端
由于公司一向看重现金流,2016-2023年报显示,福耀的货币类资产规模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货币资产CAGR约为14%左右,明显高于同期收入增速。尤其是疫情之后,公司资本开支放缓、同时加强了现金流管控,货币资产规模大幅扩张,(如下图)从2020年底的不到90亿人民币迅速增长到2023年底的185亿人民币左右,3年翻了一番。
如上图所示,到2023年底,福耀玻璃内部以人民币为本位币的公司持有外币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70亿人民币。那么,面对如此规模的外汇敞口,福耀玻璃是如何开展汇率风险管控的呢?
(二)外汇风险管控
根据年报描述,福耀总部财务部门负责监控集团外币交易和外币资产及负债的规模,主要通过:
加大国际化发展;在外币资产和负债的规模上与海外业务的扩展进行合理匹配;优化业务结算的币种;在收入和支出之间进行同币种匹配;采取合适的汇率工具,如锁定汇率、远期外汇合约、货币互换合约、货币掉期等金融衍生产品方式来达到规避外汇风险的目的。
我们从2016-2023年年报中粗略统计,2016年-2018年,福耀主要使用远期、掉期合约工具对冲部分汇率风险;2019年开始增加了外汇期权工具的使用;2022年缩减了使用金融衍生品工具的业务规模,到了2023年甚至完全放弃了外汇衍生品交易。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2022年3月,福耀发布了外汇衍生品交易管理制度并首次披露《关于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的公告》,公告明确:
公告中的2亿美元交易总额上限还不到年报披露的22年底美元资产敞口(约56亿人民币)规模的30%;实际上,22年仅做了8000万美元的衍生品交易,覆盖比例仅有10%左右。
总体而言,过去8年中,除了2023年完全未开展外,福耀或多或少地都采用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就外币品种而言,基本实现了主要外币的全覆盖(美元、欧元);但是从规模上来看,各年度都仅仅做了小部分金额的套保,将大量的外币风险敞口暴露在外。
-
管理层对使用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并不是“很感冒”,坚信“长期主义”穿越汇率波动周期;
出于海外业务扩张、并购的需要,公司需要持有大量现金,以提供“安全感”;
管理层把外汇敞口看做汇率投机的机遇,相信自己对汇率趋势的判断准确。
(三)汇兑损益的规律
由于持有大量的美元资产,理论上福耀的汇兑损益与美元对人民币升值趋势应该呈正向关系,美元升值则录得收益,反之则录得损失。
实际结果也确实如此,在美元升值的2016、18-19、22-23年,产生汇兑收益;在美元贬值的2017、20-21年产生汇兑损失。每年的“汇兑损益”或是绚烂的烟火可以提振利润20%,或是惊天地雷可以“炸掉”当期利润的16-17%,对业绩波动的影响极大。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拉长周期,从2016-2023年累计来看,福耀玻璃共录得汇兑收益约9.2亿人民币,或许正是这个“穿越周期”的结果带给管理层在汇率波动风险中坚持挥舞长袖的底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