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避险洞见 - 从金龙鱼套期保值管理制度的修订看其经营理念的升级

从金龙鱼套期保值管理制度的修订看其经营理念的升级

2024-12-01 17:20 by

近日,益海嘉里金龙鱼(300999.SZ)发布了2025年度商品期货和衍生品业务公告,同时也发布了修订后的相关制度。在国内上市公司套期保值领域,金龙鱼是引领者。

捕获.JPG

一是其套期保值业务涉及的金额巨大。目前公布的2025年套保计划所涉及的额度“任一交易日收盘持有的最高合约价值不超过2,880亿元人民币,其中商品期权业务的任一交易日收盘持有最高合约价值不超过72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的套保计划中的额度“任一交易日收盘持有的最高合约价值不超过2380亿元人民币,其中开展签出商品期权或构成净签出商品期权的组合业务的任一交易日收盘持有最高合约价值不超过54亿元人民币”有大幅提高。

二是套期保值业务盈利颇丰。自公司按交易所新指引要求合并披露套期保值业务损益情况以来,2022年套期保值业务盈利118亿元,2023年盈利114亿元,2024年上半年54亿元。

三是管理制度与时俱进。2023年底刚修订了《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日前又把该制度修订为《商品期货和衍生品业务管理制度》。这次修订体现了公司对期货和衍生品在其产生经营中的重要性认知升级。

制度.JPG

首先,在公司管理制度上彻底摆脱了国内基于传统套期保值理论而形成的社会观念的束缚。就企业主体使用期货和衍生品的目的来区分,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套期保值为目的,规避企业业务活动中的汇率、利率、商品、股权与信用风险。二是在不同的市场或不同的合约之间进行价格偏差的套利为目的;三是投机获利为目的。

由于各国对于套期保值持仓豁免的监管制度不同,如在美国,CFTC认定多大豆期货合约空豆油、豆粕期货的压榨利润套利交易可进行投机持仓限制豁免,这对于金龙鱼这样的压榨企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便利,因为套期保值业务本身包含了对基差、价差走势的分析与判断,在原料与产品期货合约不同基差或价差套利是套期保值业务执行中体现企业能力高低的关键一环。

但国内在很长时间内是基于传统套期保值理论而形成了社会观念,虽然2022年8月开始施行的《期货和衍生品法》对套期保值定义有所宽松,但社会观念并未随之而快速更新或改变。金龙鱼在公布套期保值业务大幅盈利后,还被一些所谓的“专家”质疑公司是否在期货和衍生品上进行投机。

这次,金龙鱼把《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修订为《商品期货和衍生品业务管理制度》,至少把套利交易自然地纳入到“本制度的商品期货业务和衍生品业务均应出于套期保值的商业目的”中,而不是停留在原先过时的套期保值概念理解中。这一点在管理制度的第三章交易原则中体现出来。在2023年管理制度的交易原则中规定“套期保值的数量应与现货所需原材料数量相大致匹配”。而在2024新修订的管理制度交易原则中规定“商品期货交易的数量应综合考虑现货、未执行购销合同及未来销售预期等因素,在跨品种套保时应充分考虑品种间的相关性。”

说到底,公司经营以获利为目的,使用期货和衍生品进行现货贸易的替代或对冲风险,是在承受更低风险的条件下,获取更稳定的收益,从而改善风险收益比,产业链上套利的交易自然地就进入到公司套期保值的框架之下。在新修订的制度下,投资者也可以更好理解公司使用期货和衍生品的目的与行为,更有利于公司进行市值管理。

其次,内部组织机构的分工调整更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2023年管理制度中,公司套期保值业务的分级机制为:财务总监、风险控制小组、董事长、董事会。2024年新修订的管理制度中,分级机制调整为:有关业务负责人、风险控制小组、董事长、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董事会。

对比发现有两个变化,一是套期保值执行负责人由财务总监变为了有关业务负责人;二是增加了董事会专门委员会。

第三,与组织调整相匹配的,2024版制度中业务流程也有所调整。总体来讲,体现了业务决策前移、赋权前台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