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避险洞见 - 赣锋锂业的2024年碳酸锂套保操作,究竟是套保还是投机?

赣锋锂业的2024年碳酸锂套保操作,究竟是套保还是投机?

2025-04-05 17:00 by

自2023年碳酸锂期货在广期所上市以来,锂行业超 60 家上市公司先后开展套期保值业务,赣锋锂业作为行业龙头,其套保动作尤为引人关注。数据显示,碳酸锂价格从 2022 年峰值 60 万元 / 吨暴跌至 2024 年的不足 10 万元 / 吨。在此背景下,公司于 2024 年 2 月6日发布关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开展商品期货期权套期保值业务的公告:“拟投入 2 亿元保证金开展碳酸锂期货期权套保,旨在降低碳酸锂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

近日,赣锋锂业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结合其2024半年报披露数据,作者分析发现公司上、下半年的碳酸锂套保操作方向可能完全相反。这种上半年与下半年套保方向不一致的“反向操作”是否合理,方向发生“发卡弯”是否意味着公司碳酸锂套保含有猫腻?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度主要是以卖出碳酸锂期货套保为主,上半年卖出套保的总金额为3845.05万元,购入套期保值为3502.30,截至上半年半年报共盈利342.75万元,且进行了平仓操作。

  • 然而下半年的操作却截然相反,大手一挥转而进行了买入碳酸锂期货的操作。报告期内共购入套期保值73713.29万元、仅售出套期保值17119.06万元,期末持有多头持仓51629.60万元,累计亏损高达2345.19万元。与上半年相比可谓是“反向加仓”。

1.png

图1:赣锋锂业2024半年报披露的套期保值交易情况

2.png

图2:赣锋锂业2024年报披露的套期保值交易情况

作为全球锂生态链的核心企业,赣锋锂业业务覆盖锂矿开采、锂盐加工及电池制造全产业链。其套保逻辑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作为锂盐生产商,需通过卖出套保锁定高价订单;另一方面,其电池业务需采购碳酸锂,又需通过买入套保规避原材料涨价风险。

作者进一步分析2024年报披露数据发现,公司的实际套保操作是以买入套期保值为主,且期末持仓为多头持仓。这是否真的与其业务主营方向所匹配呢,是否可能存在投机行为?接下来我们基于净敞口套保理论来分析赣锋锂业在碳酸锂套保上究竟是套保还是投机。

净敞口套保的核心逻辑在于强调企业根据实际风险敞口动态调整期货头寸,而非机械地 1:1对冲所有现货风险。赣锋锂业具有双向价格风险敞口:它的上游风险是其锂矿开采业务,需卖出套保锁定售价。它的下游风险是其电池制造业务,需要买入套保锁定原材料成本。我们可以按照这个公式粗略计算公司的净敞口:净敞口=锂矿产量 - 电池用锂量。

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的数据,报告期内锂系列产品产量为130,253.26吨LCE。虽然电池用锂量在年报中没有具体提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锂电池、电芯的营业成本与基础化学材料的营业成本的比例粗略估计。锂电池、电芯的营业成本为5,209,405,729.21 元,基础化学材料的营业成本为10,758,190,237.34 元,约为1:2的比例。也就是说按照锂矿产量的13万吨计算,电池用锂量约达到锂矿产量的一半,约为6.5万吨LCE。

因此,净敞口约为13万吨LCE-6.5万吨LCE=6.5万吨LCE。

3.png

3:赣锋锂业2024年相关锂矿产量

4.png

图4:赣锋锂业2024年分行业划分的营业成本

根据净敞口套保理论,公司应采取以卖出套保为主、买入套保为辅的策略,然而在2024年年报中所体现的却是以买入套保为主、卖出套保为辅。作者无法知晓赣锋锂业下半年突然调整策略、“反向加仓”的具体动因。

只是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大致推测赣锋锂业可能是犯了套期保值第一条戒律——即避险变投机。结果上来看,公司这种操作策略思路的180度大反转,不仅未能有效对冲价格波动风险,反而导致全年套保业务亏损扩大,进一步加剧了公司净利润的下滑。

套期保值的本质是风险管理、在于降低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而非盈利工具、非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赣锋锂业作为锂行业龙头,其套保行为不仅关乎自身经营安全,更对行业生态和投资者信心具有风向标意义。唯有回归套保初心,坚守风险对冲边界,方能助力企业在锂价剧烈波动中实现稳健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