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以来,美国政府在关税政策方面反复多变,凸显了特朗普执政政策的最大确定性:不确定性。据媒体最新报道,白宫刚刚宣布对华关税加征至245%。本应严谨的国策似乎已经演变成了“灵活的”商业游戏。
作者希望通过对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关税措施具体内容、这些关税对中国企业的潜在影响以及中国企业常用风险对冲策略的梳理分析,能够给予处在当前复杂且不确定的国际贸易环境中,仍然积极主动地寻找应对之道的国内企业一些借鉴和帮助。
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分析
根据现有信息,特朗普政府在2025年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关税措施。其中,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自2025年2月4日起,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此举的官方理由是解决芬太尼等非法药物的供应链问题。随后,该关税在2025年3月4日再次根据IEEPA被提高至20%。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对几乎所有国家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本关税,该政策于4月5日生效。对于与美国存在贸易顺差的国家,美国将征收更高的“对等关税”,其中包括中国,最初的额外关税为34%(在现有20%的基础上),使得总关税达到54%,该政策于4月9日生效。
然而,针对中国的关税并未止步于此。4月9日,美国将对华关税进一步提高至84%(总计104%),随后在4月10日再次上调至125%(总计145%),并且明确包括了此前针对芬太尼问题的20%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多数国家(不包括中国),美国暂停了原计划的对等关税上调,为期90天。此外,美国还取消了对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低价值包裹(de minimis)的关税豁免。
根据2024年对301条款的审查结果,美国还特别提高了半导体、关键矿产和太阳能组件等行业的关税。钢铁、铝和汽车等行业也面临着关税。
特朗普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关税措施,其动态性和复杂性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被明确排除在大多数国家的关税暂停名单之外,这表明美国贸易政策的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取消对华低价值包裹的关税豁免,将对跨境电商模式产生直接冲击。
此外,针对半导体、关键矿产和太阳能组件等战略性行业的关税上调,预示着未来中美贸易摩擦可能会在这些高科技领域进一步加剧。钢铁、铝和汽车等传统行业的关税仍然存在,持续影响着相关企业的成本结构和市场竞争力。
这些关税措施的叠加效应以及中国可能采取的报复性措施,将共同塑造未来中美贸易关系的格局。
二、中国企业面临的多重风险
1、直接经济影响
高额关税可能导致中国对美出口量显著下降。高达145%的关税壁垒,使得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大幅削弱,美国进口商可能会转向其他国家采购。
继续保持对美出口的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将大幅增加,因为它们可能需要承担部分或全部的关税。即使部分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也可能导致需求下降。
中国出口商的利润空间将受到严重挤压,盈利能力可能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对于一些低利润行业而言,高额关税可能使其无利可图。由于成本过高,部分中国企业可能被迫停止与美国市场的贸易。这对于那些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来说,将是巨大的打击。
2、供应链中断
美国企业可能会积极寻找中国以外的替代供应商,从而扰乱现有的全球供应链。中国企业也需要调整其供应链以应对美国需求的减少,并可能面临难以从美国进口关键零部件切换的问题。随着美国和中国企业都在其他市场寻求发展,其他市场的竞争可能会加剧。
3、汇率波动与资本外流
关税政策和贸易紧张局势导致中国股市出现显著波动。投资者情绪可能受到贸易战进展和不确定性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也可能因贸易失衡和市场情绪而出现波动,汇率波动会直接影响出口企业的收益和成本。投资者信心受到影响后可能导致资本外流。
三、企业用以对冲贸易风险的策略
1、调整出口市场
将出口重心从美国转向其他市场,例如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欧洲联盟(EU)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正在积极加强与这些区域贸易伙伴的关系。市场多元化是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的关键策略。然而,这需要企业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建立新的分销渠道,并调整产品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
2、调整产品结构
将生产重心转向受关税影响较小的产品,或者具有更高附加值、对价格敏感度较低的产品。考虑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产品结构的调整有助于企业在关税壁垒下保持竞争力。通过关注高附加值和技术创新,企业可以提升产品的盈利能力和市场韧性。
4、优化供应链
考虑将部分或全部生产转移到关税较低的国家或地区,例如东南亚国家或墨西哥。考虑“中国+1”策略,即保留部分在中国的生产,同时在其他地区扩展产能。尽管可能面临成本挑战,仍然可以探索将部分制造环节迁回美国的可行性。优化供应链是应对关税的直接方法,但需要仔细评估不同地区的生产成本、政策环境和物流效率。
5、采取金融工具进行对冲
金融工具为企业提供了管理汇率风险的有效手段,但需要专业的知识和谨慎的规划。企业可以利用远期外汇合约锁定汇率,对冲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使用货币期权等工具,在管理汇率风险的同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或者考虑使用货币互换等其他金融衍生品来管理风险。
6、与美国进口商协商共同承担
与美国进口商共同承担增加的关税成本,以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需要降低利润率或提供折扣。与进口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关税带来的挑战,是维持长期合作和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
四、来自政府的支持措施
中国政府的支持对于帮助企业应对关税冲击至关重要。财政援助、税收优惠和积极的贸易政策将有助于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此外,加强与其他贸易伙伴的合作,拓展国内市场,也是重要的支持方向。
从以往的经验以及目前各界讨论的方向来看,中国政府可能会在如下4个方面发力:1)直接为受影响的出口企业提供财政援助和补贴(该政策较大的可能是由各地方政府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地推动)。2)进一步出台减税或税收减免政策以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3)会与其他国家达成新的贸易协议或加强现有协议,以拓展出口市场。4)加快推出刺激国内需求的有力度的措施,加快国内大循环的建设,以弥补出口减少带来的影响。
五、结论
中国企业面对特朗普政府可能实施的关税风险,需要采取多维度、综合性的对冲策略。最有效的措施包括:积极开拓美国以外的多元化出口市场,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新的贸易环境,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以降低关税成本,利用金融工具对冲汇率风险,以及与美国进口商协商共同承担关税成本。
面对复杂且持续变化的中美贸易关系,国内企业必须保持警惕,积极寻求政府的支持,灵活运用各种对冲策略主动地应对变化,才能在特朗普政府造成的关税风险中,保持稳健的经营和持续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