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技术突破临近量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市场前景空间等因素,固态电池相关题材在A股市场异常火爆。以锰系电池材料为主要产品的湘潭电化(002125.SZ),因其与固态电池厂家广泛合作、积极探索锰酸锂材料在固态电池的开发应用,而被视为固态电池概念核心标的受到市场大力追捧。自6月19日行情启动以来,股价创下五连板,累计最高涨幅超过70%。
据了解,湘潭电化已与清陶能源等企业联合开发锰基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并建成中试线,计划2025年实现小批量量产。在半固态电池领域,积极对接卫蓝新能源、辉能科技等固态电池厂商,探索锰酸锂在半固态电池中的应用场景。据报道,半固态电池通过涂覆固态电解质隔膜,可将锰酸锂电池的高温循环寿命从800次提升至1200次,同时将能量密度从210Wh/kg提升至280Wh/kg,已进入车企样件测试阶段。
不仅于此,湘潭电化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样品已送达向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一梯队电池企业进一步检验、开发(富锂锰基被视为固态电池的终极正极材料)。作为国内锰系电池材料的龙头企业,湘潭电化有望受益于富锂锰基等材料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锂盐是锰酸锂的重要原材料,碳酸锂等锂盐的而价格波动,将对锰酸锂业务的营业成本和经营效益产生较大影响。作为一家2007年就上市的老牌电化企业,其对原材料价格风险的管理和效果也颇为有效。
根据公司披露信息,在广期所碳酸锂期货品种上市不久后,就决定开展锂盐套期保值。2024年1月,湘潭电化发布商品套保计划公告对锂盐原材料进行套保——“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保证金和权利金上限不超过人民币7,500万元,且任一交易日持有的最高合约价值不超过人民币19,000万元”,“不以投机为目的,主要为降低原材料碳酸锂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的不利影响”。
从实际套保开展结果来看,湘潭电化在2024年的碳酸锂套保业务方向正确、成效显著。
2024年半年报的套期保值数据披露显示,报告期内,购入金额达2211.6万元,售出金额为2934.74万元,期末金额为659.4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商品套期保值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为63.74万元。
图1:2024半年报中套期保值投资披露
在2024年年报中,公司披露了2024全年套期保值数据。报告期内,购入金额达7943.01万元,售出金额为8433.65万元,期末金额为154.72万元。公司碳酸锂期货合约实际盈利335.92万元。
图2:2024年报中套期保值投资披露
从这些数据中不难推断出,公司实施的套期保值方向为卖出套期保值。湘潭电化以碳酸锂作为原材料,公司套保主要针对存货进行;被套期项目为碳酸锂等存货,所以采用卖出套期保值。
通过对比半年报和年报可知,下半年交易金额有所增加且对一部分套保合约进行了止盈操作。全年公司始终坚持空头套期保值策略,成功规避了现货市场交易中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达成了既定的风险管理目标。因此,其套期保值业务具有高度有效性。
湘潭电化凭借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多元布局(锰基、富锂锰基)成为行业焦点。同时,其通过卖出套期保值策略有效管理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展现了龙头企业在技术研发与风险管理层面的双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