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联合国总部出席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并致辞时,宣布了一项重磅决定: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世贸组织(WTO)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S&DT)。
发展中国家特殊与差别待遇?
世界贸易组织(WTO)现行协定中设有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与差别待遇”(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简称SDT),允许这些国家在执行贸易承诺或履行义务时享有较宽松条件。这项制度是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制度与发展阶段上的差距,帮助这些国家逐步融入多边贸易体制。
这些SDT条款包括更长的协定实施和承诺履行期限,以及增加发展中国家贸易机会的相关措施等。例如,更长的过渡期、较少的开放市场义务、技术援助等优惠措施。发展中国家地位是由WTO成员国自行宣布,也使得判定争议不断。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起,就成为SDT的受惠方之一,得益于这样的特殊待遇,中国可以向对方国家征收更高的关税,产业补助金的使用更加自由。
商务部的进一步解释
9月24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先生在新闻吹风会上表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身份没有改变,“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永远和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
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临时代办李毅红也表示,在当前全球形势面临挑战的背景下,中方这一宣布凸显了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立场。她表示,“这将为推进 WTO 当前的讨论,特别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注入积极动力。”
与此同时,李毅红强调,无论在 WTO 框架内还是其他任何场合,这都不涉及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的任何改变。“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永远是发展中国家大家庭的一分子。”
李毅红指出,该宣布对中国在其他国际论坛中的权利没有任何影响,也不损害这些权利。此举仅涉及中国在当前及未来的 WTO 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并不影响中国根据现有 WTO 协定中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所享有的权利。她强调,这是中国自主作出的决定。“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将继续同它们站在一起、为它们发声,坚定维护它们的合法权益,包括它们寻求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权利。”
其他各方反应
在经济规模达到世界第二后,中国仍主张自己具有发展中国家身份、继续享受SDT优惠,因而被西方国家批评为滥用制度、扭曲竞争环境。美国更是一直就要求中国放弃部分SDT权利,作为WTO改革的重要前提。特朗普在2019年就曾针对性表示,“美国从未承认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目前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否定了中国的(称为发展中国家)主张。”
因此,这次中国总理李强宣布未来不再寻求新的SDT优惠,也被视为对美方的回应。决定发布后,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立即表示欢迎,称其为 “WTO 的一个关键转折点”,“中国的这一决定体现了其对构建更平衡、更公平的全球贸易体系的承诺。” 她还指出,这一决定释放了支持 WTO 改革的强烈信号。“这一举措无疑将为相关讨论注入活力,助力我们打造一个更具灵活性、更高效的 21 世纪国际组织。”
韩联社报道,随着中国做出上述决定,韩国有望在与中国的价格竞争中获得优势。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院长张尚植(音)表示,从中长期角度来看,韩国的农副产品和消费品出口环境有望得到改善;同时,对在中国市场的韩国企业知识产品保护和技术方面也可能会有积极影响。
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中长期来看,这一政策变化肯定会在今后的多边或者双边贸易谈判框架中逐步落地,最终会传导至企业层面。国内部分产业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那些长期受保护的产业(特别是部分依赖关税保护的国内产业/企业)更是需加速转型升级。
对于企业而言,这次政策调整无疑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依赖政策保护的舒适区正在消失,未来的竞争将更依靠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必须得主动适应,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国内企业要重新评估竞争优势,正视差距、找准定位。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依靠创新和效率提升,才能在更加公平但也更加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