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10日凌晨,特朗普突然在其社媒真理社交上宣布,已授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实施90天的“对等关税”暂缓,这与他此前多次信誓旦旦地表态“对等关税”将坚定落地执行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成为了美国总统执政历史上最快的重大经济政策转变之一。由此看来,在多方压力之下特朗普的关税勒索企图正面临破产。
在文中,特朗普宣布再次加码中国进口商品关税——提升至125%并立即执行,以回应北京略早前宣布将自美进口商品关税提升到84%的反制举措。随后他表示,鉴于超过75个国家已致电美国的代表机构,就与贸易、贸易壁垒、关税、汇率操纵以及非货币性关税等相关议题进行谈判以寻求解决方案,而且这些国家在他的强烈建议下,未以任何方式、形式对美国进行报复,他已批准实施为期90天的暂缓,在此期间大幅降低(这些国家)对等关税至10%,暂缓措施立即生效。
为何会大幅度地逆转为“暂缓”?
消息发出后,美国股市交易瞬间亢奋,市场交易员似乎看到了事情回转的希望,在科技股的带领下,标普500、纳指、道琼斯分别上涨9.52%、12.16%、7.87%,纳指创史上第二大单日涨幅,这一利好也导致今天亚洲股市普涨。据美国媒体报道,这个决定仅有特朗普本人、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商业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三人参与,连美国贸易代表都不知情。“这三人坐下来起草了一条社交媒体帖子,告诉全世界他至少暂时取消了关税,甚至在没有咨询总统的法律团队就写下了这段文本。”
在兴奋之余,市场也在不断追问,是何原因促使特朗普发生了从“坚决执行”到“暂缓落地”的重大转变?
在周三下午的一场采访中,特朗普承认这一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金融市场动荡所驱动的。“我认为人们(反应)有点过分了。人们变得有点急躁,有点害怕。”很明显,市场因素影响了他的决定。特朗普表示他特别关注债券市场,似乎是指对近期美国国债的需求急剧下降和收益率急剧上升的关注。“债券市场非常棘手,我一直在观察。但如果你现在看看它,它很美。我昨晚看到有点恶心。你必须有灵活性才能把事情做好。”
中国强硬反制后,美债波动加剧
作为全球避险资产的“锚”,美债收益率波动是全球金融市场乃至全球经济走势的重要风向标。通常情况下,投资者面对金融市场不确定性上升时会寻求避险而买入美国国债,导致其收益率下降。
然而,自4月4日中国政府宣布对美强硬反制措施、对美商品加征34%关税之后,投资者对美债的看法有所转变。美债遭遇了大规模恐慌性抛售,导致本周以来美债价格下跌、收益率逆转为大幅上行,这种于不寻常现象引发美债市场可能“崩盘”的担忧。
来源:Wind终端
周二,美国财政部拍卖的三年期国债需求创下2023年以来新低,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悲观情绪,并将给本周的剩余拍卖蒙上阴影。数据显示,4月9日美国国债收益率创下数月来最高水平: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日收盘时的4.0%升至8日收盘时的4.3%,9日盘中一度升至4.51%。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从4日收盘时的4.4%升至9日盘中的5.0%。
市场人士认为,美国关税政策推动投资者抛售美债,正加剧外界对美债市场发生流动性危机、可能“崩盘”的担忧。德意志银行宏观策略师亨利·艾伦表示,美债市场出现令人难以置信的抛售,或许反映出美国国债正失去传统投资避风港的地位。
KBRA评级机构主权评级高级主管肯・伊根表示,“人们现在对美债的信心正在动摇,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对美元的信任度在下降。”他指出,除了主权买家,一些二级市场投资者也在撤出美债市场。尽管美债传统上被视为避险资产,但在当前地缘政治高度不稳定的情况下,他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市场目前受到多重力量拉扯,一方面是对通胀的担忧和美债市场的迅速再定价,另一方面则是疲弱的需求和增长前景,促使市场开始计入更多的降息预期。”
与此同时,美元指数的疲软走势也是此种市场观点的另一个脚注。此前美国对外发动贸易争端时,投资者往往会押注美元升值而导致美元指数上涨。然而,如图所示,4月以来美元指数在101-103之间徘徊,并没有明显的单边上涨。
来源:Choice 终端
二战之后的历次金融危机中,“美元+美债”的资产组合往往作为避险投资的主要应用工具。然而从本周市场来看,正如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邢志强所言“传统的美国例外论信仰正在被打破”,美债被抛售、美元指数疲软都印证了这一点:美国正在失去信任,美元也正在失去信任。
正如对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在接受CNBC采访时所总结的,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对传统盟友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这一举措传递给世界各国,包括我们一些最亲密的盟友和伙伴的信息:我们需要远离美国,我们不能依赖美国,我们得绕开美国行事,我们应该在(其他人)彼此之间加强合作,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与中国加强合作。我担心的是,我们正走向一个局面:不再是“美国优先”,而是“美国孤立”。
我认为有些东西已经无可挽回地失去了。从根本上说,他们仍然有着强烈的利益诉求,我们也是。但作为伙伴关系基础的问题——信任,已经受到了质疑。
财政问题是其优先执政目标
回到开始,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真的只是短期内难以实现的制造业回流吗?我们认为,特朗普上任以来目光确实聚焦在国内问题,而其明确的优先目标在于财政赤字、在于缓解美债偿还危机以及重塑美债地位。
因而才有了设立DOGE来减少支出、试图通过关税来额外创收,以及多次喊话美联储启动降息。当然,前两者都不及降息的效率高。当前美国国债规模已达36.4万亿美元,美债利息负担沉重,2024财年净利息支出达8820亿美元,占联邦收入的18%,已经超过军费开支。美债是美国政府运作的根本、绝对不能失信,想尽一切办法降低美债利息是特朗普解决财政问题最省力的方式。很明显,特朗普还是知道美债的重要性,意识到了美债市场不能崩盘。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除了前面所分析的美债金融市场危机因素之外,如果没有中国政府的强硬反制,特朗普不会这么快就采纳“暂缓”的建议。特朗普是以“贸易公平、扭转逆差”的目标来对美国民众宣扬关税战的,眼下的结果却是大大超乎其意料的:最大的贸易逆差对手中国给予强硬贴脸回击、还试图拉带美国的其他一众小弟“造反”。
明面上的目标显然难以完全奏效,特朗普不得不放弃“强硬”态度、转而采取其他措施来应对。这个转变或许是因为特朗普手里的底牌不多而被迫采取的应对,又或许本来就是他的关税组合拳的一部分。
不管怎样,正是中国的振臂高呼、愤起捍道,强硬地发起关税反制,才使得特朗普关税勒索企图破产,为全球其他贸易体争取到了难得的缓冲期和谈判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