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金价单日逆转下跌,而后在10月20日即调转风口,直接冲击4400美金/盎司整数点位——伦敦现金最高达到4381,而COMEX期金则摸到了4398,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就在大家都以为金价要继续高歌猛进之时,10月21日,国际金价暴跌,全天交易价格一路下行,最终伦敦现金收在4124.36,单日跌231.3、跌幅5.31%,COMEX期金收在4138.5,单日跌220.9、跌幅5.07%。

上图为伦敦现金2025年走势图 数据来自Wind 终端
今日,黄金价格依旧不稳,伦敦现金在亚洲交易时段,曾一度下探到4003、下跌近3%,随后逐渐拉升翻红;COMEX期金也是相同走势,在盘中下跌至4021后,迅速抬升转涨。截至发文,分别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35%、1.50%。

数据来源:Wind终端
主流观点:长期趋势仍在,技术性调整
市场普遍认为,10月21日金价暴跌是(1)金价在短期内过度上涨后(最近两个月金价累计涨幅超过25%),叠加了(2)市场避险情绪降温(中美贸易战出现缓解信号、俄乌冲突谈判释放向好的进程)和(3)短期交易行为(投资者获利了结、锁定利润,以及部分投机者尾盘恐慌性抛售)共同导致的一次集中释放。
这更偏向一次技术性调整,而非趋势性逆转,因为推动黄金长期上涨的一些核心因素(如去美元化、央行购金等)并未完全消失。汇丰贵金属策略师詹姆斯·斯蒂尔(James Steel)表示,近期金价涨势“近乎抛物线式”,高杠杆与集中持仓使市场对外部情绪的敏感度上升。但他仍然认为,黄金中期上升趋势仍在延续。
美元指数10月21日上涨0.4%,令黄金对非美元持有者的吸引力下降;与此同时,由于地缘政治方面的良好信号令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使避险需求迅速降温。有分析师强调 ,黄金此前涨势过快,美元反弹成为投资者获利了结的催化剂,下跌更像是长期强势中的阶段性修正。
光大证券在10月21日的报告中表示,长期来看,看多黄金的大逻辑并未发生改变。中美博弈向多领域扩散,全球秩序进入重塑期;其次是,美债偿付风险和美元购买力下降的问题仍然存在。在美国进入流动性宽松周期后,财政赤字货币化将再次打开美国债务扩张空间。黄金作为超主权货币,将继续成为对抗以美元为代表的信用货币走弱的最佳选择。
短期内或继续高位震荡
此番出人意料的大幅调整充分说明,黄金也不是万能的;作为一种金融资产,总归是有合适的定价区间和交易特性,仍然存在理性边界。而短期冲高后的回调未必是坏事。
花旗集团的报告就表示,随着外界预期美国政府停摆或将结束、贸易摩擦有望缓和,未来两至三周金价或在高位震荡整理。
在避险情绪与利率周期交织的环境下,黄金波动或将延续。短期内,金价走势仍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其一,美联储年内的降息节奏是否如预期推进;其二,地缘政治风险是否再度升温。若避险需求重新聚集,黄金或重拾升势;反之,若宏观环境趋稳、美元保持强势,金价调整空间仍需关注。
世界黄金协会在10月16日的市场评论中提到,短期来看金价涨幅过大,当前投资者担心黄金处于短期超买状态,已经在低位徘徊已久的美元和利率可能出现的任何反弹,都将打压金价。
在展望金价和股市的趋势时,评论总结到“或许只有重大的流动性紧缩危机才能同时颠覆黄金与股市,但目前信用及银行体系尚未出现明显的破裂迹象,我们有理由相信黄金将保持韧性并在股市回调期间有望进一步上行。”
黄金大跌是美国“流动性危机”信号?
与主流观点不同,美国达拉斯联储前经济顾问、资深经济学家丹妮尔·迪马蒂诺·布斯(Danielle DiMartino Booth)则对黄金大跌有另外一种解读,也值得关注。
据财联社报道,她在本周二金价大跌的当天发出严厉警告,称(美国)系统性“流动性危机”已经开始,黄金抛售是这一危机的“重大信号”。“看起来金融系统显然正在耗尽足够的流动性。美联储将被迫靠边站(指美联储正在实施的“量化紧缩”(QT)政策,减少金融体系的流动性)。”
她认为,当天的金价大跌这并非市场对贵金属的根本性排斥,而是由于市场普遍“抢购现金”而被迫抛售的迹象,这种现象上一次出现是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初的严重市场混乱时期。
“我认为这就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情况。我认为我们正在目睹2020年3月情况的重演。在这样的环境下,收到追加保证金通知或需要快速筹集现金的投资者往往被迫清算其盈利能力最强、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如果收到追加保证金通知,或者如果流动性出现问题,人们往往会抛售手中的‘获利资产’。”
布斯还警告称,由此产生的波动性对黄金而言并非健康信号。“你永远不想看到黄金像模因股票一样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