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报告 - A股上市公司加大避险实践应对风险挑战

A股上市公司加大避险实践应对风险挑战

2021-04-29 12:56 by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复杂因素的影响,2020年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中国企业借助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积极应对风险挑战,避险实践加速前行。上市公司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避险网采用中国A股上市的非金融类公司的避险公告等相关数据,编制了衍联中国企业避险指数(YL-CHCI)。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末,衍联中国企业避险指数值为845,较上年增长了17个百分点。

2020年商品价格剧烈波动

在多种因素影响下,2020年商品价格波动明显增大。以中国期货市场上的交易品种为例,在2020年以前上市的58个商品期货品种,2020年期货价格的平均振幅[振幅用(当期最高价-当期最低价)/前一期收盘价计算,新上市品种前一期收盘价用当年开盘价代替]为43.45%,比2019年的27.67%增加了近16个百分点;2020年振幅较上年增大的商品期货品种有48个,减小的只有10个;从具有2019年和2020年这两年全年交易数据的51个品种来看,振幅增大的有43个品种,振幅减小的只有8个品种。

商品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企业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市场价格,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2020年商品价格剧烈波动无疑是企业经受的巨大挑战。

2020年中国企业避险概况

从供给端看,2020年场内避险工具进一步丰富。在2019年增加了17个品种的基础上,2020年新上市了12个品种。新增品种在结构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期权占比高,12个品种中有8个期权品种;二是国际化品种占比高,新上市的4个期货品种中有2个(低硫燃料油和国际铜)是国际化的品种。

场外交易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上期所标准仓单交易平台和郑商所综合业务平台功能不断强化,推出了标准仓单线上质押业务、“保值贷”等新业务模式,大商所场外平台在基差交易、商品互换之外也新上线了标准仓单交易业务。

风险管理服务不断创新。围绕疫情期间抗疫物资生产企业需求,相关机构提出了“口罩期权”“酒精期权”“手套期权”等一系列期权赋能实体企业、助力“战疫复产”的创新产品和业务模式。

从需求端看,2020年,包括408家大型公司和81家中小型公司在内的489家实体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共发布了1100多条关于套期保值的公告,其中有123家公司为首次发布套期保值公告。

从避险市场交易情况来看,2020年全国场内期货、期权(不含沪深两市的ETF期权)市场成交量超61.5亿手,同比增长55.3%;成交额超437.5万亿元,同比增长50.6%。

中国企业避险实践的发展趋势

2020年中国企业避险热情高涨,共有489家A股上市的非金融类企业发布了避险相关公告,较上年增长了近30%。

图片 1.png

图1:衍联中国企业避险指数(2001年第一季度—2020年第四季度)

尝试避险实践的中国企业阵营不断壮大。我们按季度统计了首次发布避险相关公告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累计数量,自2001年第一季度开始的历史走势如上图所示,显示出近年来增加趋势明显。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末,共有845家公司发布过避险相关公告,企业数量较上一季度上涨4.19%。其中,大型企业704家,中小型企业141家,较上一季度分别上涨了3.2%和9.3%。

中国企业避险实践的行业分布

从行业分布看,2020年发布避险相关公告的489家公司中,电子、化工、电气设备、机械设备、有色金属这五个行业公司数量较多。

图片 2.png

图2:2020年发布避险相关公告的上市公司数量

从2020年第四季度的情况看,共有105家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避险相关公告,数量较上一季度增长了54.4个百分点。从2020年第四季度发布避险相关公告的中国企业的行业分布图看,这105家公司的行业分布情况,电子、化工、电气设备位列前三甲。其中,电子行业取代上一季度的化工行业成为龙头行业。

图片 3.png

图3:2020年第四季度衍联中国企业避险行业指数

截至2020年年底,26个实体行业的避险企业累计数量如上图发布过避险相关公告的中国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所示。其中,化工、电子、有色金属、电气设备、机械设备这些行业的企业避险指数继续保持领先优势。相对于上一季度,排名前五的行业除有色金属行业外,其他行业避险指数均有所增长。

中国企业避险实践的地域分布

按地域来看,2020年发布避险相关公告的489家公司中,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这五个省份分布的数量较多。

从2020年第四季度情况看,105家发布避险相关公告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中,广东省的公司最多,紧随其后的是浙江、江苏、福建、北京四省市。相对于上一季度,上述五省市中广东省的数量增加最多,增加了10家;福建省增长幅度最大,由上季度的3家增长到了8家。

截至2020年年底,各地避险企业的累计数量如下图所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仍然保持前五名。其中,广东和浙江两省指数相对上一季度增加较为显著。

图片 4.png

图4:2020年第四季度衍联中国企业避险地域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