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一季度,有47家实体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新加入套期保值阵营,其中中小型企业11家;从历史累计值看,中小型企业在套期保值阵营中占比达20.04%,创历史新高(前期高点为上一季度的19.94%)。本季度,已有340家实体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套期保值相关公告,这类上市公司公告总计约788多条。
一、指数走势及最新表现
(1)总指数及规模指数
2023年第一季度末,衍联中国企业套保指数(YL-CHCI)达1607,较上季度末增长了3.01%,较去年第一季度末增长了19.04%;其中,大型企业套保指数为1285,中小型企业套保指数为322(注:因规模划分采用最新数据故按规模统计的套保指数历史数据可能会与过往发布数值稍有不同)。2000年以来衍联中国企业套保指数历史走势如图1所示。
图1:衍联中国企业套保指数(2000年第一季度—2023年第一季度)
(2)行业指数
2023年第一季度末29个实体行业避险指数如图2所示,排在前五名的行业依次是电子、基础化工、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和医药生物,有色金属、汽车、轻工制造等行业紧随其后。
图2:2023年第一季度衍联中国企业套保行业指数
(3)地域指数
图3是按地域统计的企业套保指数,整体排名没有太大变化,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和上海;青海、西藏、宁夏、贵州、吉林等地仍然比较靠后。相对于上一季度,浙江有两位数的增加。
图3:2023年第一季度衍联中国企业套保地域指数
二、企业避险市场分析
(1)供给端
本季度,中金所就3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及相关规则征求意见,人民银行会等部门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中表态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建设电力期货市场,可以预见今后套保工具将进一步丰富。现有品种及相关规则不断优化,上期所修订了铜等15个期货合约及交割等方面的实施细则;郑商所菜籽油、菜籽粕、花生期货及期权6个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避险功能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政策、法规层面,期货和衍生品法相关配套规则加速推进。中国证监会陆续就《衍生品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征求意见,避险市场的监管框架和监管思路将进一步完善;沪深两家交易所对发布了最新修订的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文件,规范上市公司有序开展期货和衍生品交易,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利用套期保值进行风险管理。
(2)需求端
2023年第一季度,包括294家大型公司和46家中小型公司在内的340家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套保相关公告,公司家数同比增加了7.6%;套保公告条数总计达788条,同比增加了20.5%。340家套保公司中,有47家公司为首次发布套保相关公告。
2023年第一季度发布套保相关的A股上市公司,从地域来看,广东省遥遥领先,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浙江和江苏等省市(如图4所示)。
图4:2023年第一季度发布套保值公告的企业的地域分布
从行业分布看,套保企业家数排名前三甲的行业依次是电子、有色金属、基础化工,紧随其后的是电力设备、机械设备、汽车等行业(如图5所示)。
图5:2023年第一季度发布套保相关公告的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
(3)避险市场交易情况
从避险市场交易情况来看,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场内衍生品市场(不含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累计成交量约16.63亿手,累计成交额约120.9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7%和降低6.00%。